功能性硅烷是指主链为-Si-O-C-结构的有机硅小分子,是一类非常重要、用途非常广泛的助剂,常用于无机物表面改性、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改性、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改性,以及橡胶、涂料、胶粘剂和密封胶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人均GDP水平与人均有机硅消费量基本呈正比关系,而且低收入国家有机硅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弹性更大。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硅烷生产、消费与出口国。
根据SAGSI数据统计,2010-2018年,我国功能性硅烷产能由18.8万吨/年迅速增长到39.8万吨/年,产量也从9.5万吨提高到25.7万吨。不过,由于产能扩张较快,在供给侧改革及环保督查等因素影响下,中小企业大面积关停,行业整体开工率不高,直到2018年才有所增长。
消费方面,随着汽车绿色化进程的推进和复合材料行业的迅猛增长,2010-2018年期间我国功能性硅烷消费量不断攀升,由7.4万吨增长至17.1万吨。按照当前增长势头,预计2023年国内消费量将达27.8万吨。功能性硅烷主要用于橡胶加工、复合材料、塑料加工、密封胶、粘合剂领域、涂料、金属表面处理和建筑防水等,其中橡胶加工领域是主要应用市场,2018年,橡胶加工领域的功能性硅烷消费量达5.8万吨,占消费总量的33.9%,其中轮胎消费量达5.66万吨,其他橡胶制品消费约0.14万吨。出口方面,2018年,我国功能性硅烷出口量达到9.08万吨,出口金额为3.52亿美元。
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含硫硅烷、交联剂、氨基、乙烯基、环氧基、丙烯酰氧基等,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印度、韩国、日本等国家。在出口企业中,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湖北新蓝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居我国功能性硅烷出口量前两位,江西宏柏、山东硅科和杭州硅宝紧随其后。
产销量将持续增长
市场趋势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和表面处理等新兴市场需求的壮大成熟,加之我国功能性硅烷人均消费量仍低于发达国家,未来功能性硅烷的产销量会继续增长,增速保持稳定。预计到2023年,功能性硅烷总产能将达到56.4万吨,总产量将达到38.9万吨,同期消费量将达27.8万吨。
产品趋势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功能性硅烷的品种、质量、产量得到很大的发展,随着太阳能、锂电池、LED灯具,5G网络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对密封胶及粘合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在室温硫化硅橡胶中,中性胶需求增长较快,脱酮肟型胶已成为市场主流,酸型胶则呈萎缩态势,未来中性胶发展将是大势所趋。此外,国内常规功能性硅烷发展非常迅猛,但高端功能性硅烷的发展与国外差距仍然明显,未来我国功能性硅烷将向着高端化、专一化、新型化方向发展。
竞争趋势来看,最近几年,功能性硅烷行业在爆发式的增长后出现了明显的整合,部分小企业陆续退出,产能向大型企业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同时,在安全和环保要求持续收紧、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硅烷企业将朝着大型化、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发展。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硅烷偶联剂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