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工程行业技术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目前,在疏浚设备和疏浚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等。相比之下,我国疏浚设备和疏浚技术还有着较大差距。截至2018年9月,我国疏浚工程技术专利数量在全球比重仅排在第十,约为3.09%。
我国疏浚相关技术水平不高,一方面是我国疏浚业起步较晚,投入也不足,疏浚技术水平一直得不到快速提升,疏浚市场也多限于本国范围内,疏浚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迫切性始终不高。
另一方面,1985年之前,我国疏浚行业相关技术专利还处于空白状态,挖泥船主要依赖于进口;直到90年代才成功地研制出性能较好的小型挖泥船,结束了小型挖泥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疏浚疏浚与吹填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疏浚设备不断向着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挖泥船则不断提高施工速度与精确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在此趋势下,我国疏浚工程技术专利申请开始进入活跃期。
根据SooPAT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疏浚工程行业相关技术专利申请量达到307件,创下历史新高;2018年,相关技术专利申请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达到282件。
从技术分布来看,“E02F挖掘;疏浚”申请量最多,达到819件,占比27.16%;“C02F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其次,申请量达351件,占比11.64%;“E02B水利工程”排在第三,申请量为229件,占比7.60%。
从专利申请人来看,截至2018年底,中交疏浚一家独大,旗下公司占据了专利申请人的前八位,合计比重高达28.28%;中港疏浚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排在后两位,专利申请量分别为74件、48件。
最后,我国疏浚业不仅在技术上追赶发达国家,对于新技术应用及研发方面也正加大力度。例如,目前我国大、中型耙吸式挖泥船普遍采用了无线电定位系统和DGPS定位系统,可全天候进行挖泥导航施工。
技术含量将得以提升
首先,在疏浚设备大型化的同时,疏浚企业还对疏浚设备的技术进行提升,适应硬土开挖的喷水技术(射流耙头、喷水犁、DRACULA高压喷水系统等)更加完善;随着耐磨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对泥泵、管线、绞刀头、耙头和刀齿的经济实用的耐磨材料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耙吸挖泥船泥泵排气系统愈加可靠,保证了更高的吸入泥浆浓度,平均浓度已经可以达到50%;绞吸挖泥船在开挖硬质土壤的效率有了重大突破,可以开挖各种岩石。
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疏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数字化传感器在挖泥船上广泛应用,为挖泥船设计的各种软件越来越先进,DGPS、水位遥报、航迹仪、电子海图、GIS联合使用,使挖泥船的生产效率和施工精度有了明显提高,挖泥船施工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正在向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
最后,污染底泥疏浚技术成为世界疏浚业的重大研究课题,用于污染土疏浚的设备不断地研究制造出来,妥善解决污染土在水下扩散形成的二次污染和提高浓度、施工精度减少疏浚污染土的处置方法在荷兰、日本、美国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日本的空气压送船基本可以达到“原状土疏浚”,荷兰使用螺旋绞刀挖泥船使浑浊度、溢漏和需要处理和储存的污染物数量减至最小。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生态和环保型疏浚技术也将得以迅速发展。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疏浚工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